现在大家手里的电子小玩意很多,时不时就有同事跑一圈借各种充电器的情况。对于电动车这样的大家伙,目前由于各家厂商标准不一,实际上也是各种接口并存,那么有没有比同一接口标准更方便的方法来给多种电动车充电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说到的无线充电技术。
Q1:无线充电有哪些方式?原理是什么?
A:常见的有感应式,共振式和微波传输式等形式,都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实际上现在划分的无线充电类型有好些种,比如感应式、共振式、微波传输式等等,不过总体来说,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利用交变电磁场的电磁感应,来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
感应式的无线电能传输算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很多手机无线充电、甚至我们常见的电磁炉就是利用的这种原理。由于数码设备空间小,接收线圈也小,加上充电设备功率小,所以通常充电的距离近(甚至需要与充电座接触),不过相对电磁辐射也小。
共振式则是著名的麻省理工目前在开发的一类充电技术,说起来也不复杂,他们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加上共振的原理,能够提升无线充电的效率,共振传输的距离比普通感应式更远一些,而麻省理工目前正在进行小型化的研究——对于车长好几米的电动车来说,这方面的技术压力倒不是太大。
微波传输此前更多出现在科幻电影或者小说里面,实际上它也是无线电力传输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只不过受到发送功率等方面的限制,并未大规模实用化。微波传输的最大好处就是传输距离远,甚至可以实现航天器与地面之间的能量传输,同时还可以实现定向传输(发射天线有方向性),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Q2:无线充电的好处有哪些?
A:不需要携带电缆,利于多种接口标准的统一
无线充电的第一个好处就是,没有线了,看起来像是废话,但是想想那些到处找充电器或者数据线的同学们,这样实实在在的好处一点都不是废话。另外,无线充电在硬件方面的标准更容易统一,毕竟说服各家厂商把有线充电的接口都统一并不容易——在手机这方面就比较明显,各家的充电器都不太一样,但是无线制式却只有那么几种。
Q3: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A:传输效率,电磁兼容都是实现工程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输效率是所有无线充电都面临的问题,对于电动车这样充电功率更大的“电器”来说更是如此——电能首先转换为无线电波,再由无线电波转换成电能,这两次转换都会损失不少的能量——这与本身就是绿色、环保的电动车来说,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电磁兼容也是无线充电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之一,众所周知,电磁波很容易产生泄漏,当大功率的车用无线充电设备运行时,也会对周围的生物和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在大家谈辐射色变的今天是很敏感的话题,所以这方面如何处理也是电动车无线充电实现工程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无线充电还是会面临电气标准等方面的问题,也是需要工程师和汽车厂商需要去解决的,不过相信关键技术问题解决之后,这些问题在大趋势下也会迎刃而解。
小结:尽管现在电动车由于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技术障碍距离普及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各国工程师对于相关的基础技术也没有放弃研究。前不久TDK刚和麻省理工(MIT)下属的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继续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我们也会对于新能源技术的最新进展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