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RFID在全球掀起阵阵热潮,特别是在全球强力零售商如沃尔玛,制造商如吉列、强生、宝洁的大力推动下,RFID技术及其应用正处于迅速上升的时期,并被业界公认为是本世纪最有前途的重要产业和应用技术之一。值得注意的是,RFID不仅仅受到全球IT行业和制造业的普遍关注,而当前一些具备前瞻视野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已着手研究如何将RFID技术与现有或未来的通信系统相结合,开发新的业务和应用,进一步丰富电信业务的种类及功能,推动电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RFID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潜力是值得研究和进一步探讨的。
1、RFID技术及现状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即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见表1),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一般由RFID标签、读写器以及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RFID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编码数据,用以唯一标识标签所附着的物体。与传统的识别方式相比,RFID技术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且操作方便快捷,因而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交通、运输、医疗、防伪、跟踪、设备和资产管理等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应用领域。
表1识别系统分类
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RFID技术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包括按频率划分、按使用范围划分、按可读写划分、按特性划分和按载码体划分。但业界一般按频率来划分RFID技术(见表2),这与RFID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13.56MHz以下的RFID技术已相对成熟,目前大家更关注位于中高频段的RFID技术,特别是860MHz~960MHz的远距离RFID技术发展最快;而2.45GHz和5.8GHz频段由于产品拥挤,易受干扰,技术相对复杂,其相关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探索的阶段。
表2RFID系统分类
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RFID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那时它被用来在空中作战行动中进行敌我识别。随着全球有影响的大企业计划未来几年里在零售商店和货栈开始使用RFID系统,该技术在今天迅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RFID技术的发展可按10年期划分,如表3所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RFID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即形成全球统一标准的阶段,大规模应用虽然还未形成,很多相关系统也还是试验或带有验证性质的,但是RFID的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发展趋势已经明朗化。
表3RFID技术发展的历程表
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目前,RFID正处于国际化标准形成的关键阶段,RFID技术领先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都在积极制定自己的标准,主要的RFID相关规范有欧美的EPC规范、日本的UID(Ubiquitous ID)规范和ISO18000系列标准。呼声最高的是由美国主导的EPCglobal标准,欧洲方面也主要追随EPC global标准;日本的UID标准由日本泛在ID中心提出,该中心成员绝大多数都是日本的厂商如NEC、日立、东芝等,影响范围有限。国际主流标准的争夺主要是在EPC global和ISO之间展开,国际化的标准即将形成将为RFID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2、RFID与通信系统结合的典型事件
随着RFID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如何将RFID与现有的通信系统乃至未来的通信系统相结合以产生新的业务和应用,引起了包括运营商和设备商在内的通信业者的广泛关注。从本质上看,RFID技术的独特作用是能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标记现实世界的任何物或人,具有“标记”、“地址号码”和“传感功能”三大功能。“标记”指RFID技术能够识别真实世界中的物体和人,RFID标签可以与真实世界中的任何物体相捆绑,同时通过信息的写入提示系统该物品的属性和特征;“地址号码”指RFID标签可以区别网络中独特的实体位置,实现网络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能够利用ID互相通信。ID使物体在网络的世界中拥有自己的虚拟地址,这涉及到ID的定义、ID的管理、安全及隐私的多方面考虑;“传感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在RFID标签中植入传感器来实现的,通过传感器RFID标签能够对周围特定环境信息有所反应,如温度、湿度、人体血压等,从具备感应传递的功能,进一步扩展人类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