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管热熔焊接系统硬件设计
1.1 焊接系统工作原理
PE管热熔焊接国际标准:
标准电压输出:40V、39.5V;
电压输出范围:8V~48V(可选);
电压波动:±0.5V;
按国家标准规定,柴油发电机的电压调整率为:
由以上标准可知,PE管件热熔焊接系统的主电路应输出可调节电压,且对柴油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波动进行处理,使其电压波动小于±0.5V,调整脉冲宽度输出电压有效值波形如图1所示。利用双向可控硅的导通特性,通过改变导通角的大小,可提供从0V~50V的输出电压。每周期微调导通角,使其有效值稳定在要求的电压上,波动小于±0.5V。输出电压有效值和输出电流有效值分别为:
1.2 主电路设计
热熔焊接系统的主控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将输入220V电压变为50V输出电压。双向可控硅串入220V回路中,虽然也可以串入到50V回路中进行控制,但由于电流大,器件选择困难,且体积过大,因此不宜采用。其栅极控制端脉冲驱动由单片机产生,控制电路与主电路由光藕MOC3021将强电与弱电隔开,起隔离保护作用。R4与C2组成吸收回路,以抑制施加到器件上dv/dt的值。当负载为感性时,在转换期间由于电流的延时作用,可能导致栅极信号无法控制,因此设计时需注意参数的选择。
同步信号电压过零时,可控硅关断,定时器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时,单片机控制输出脉冲,可控硅的栅极信号为高,电路导通,电压再过零时可控硅关断。如此循环,定时器定时时间即为导通角α,通过改变α的大小,电压可在0V~50V任意输出。
1.3 系统硬件结构
系统是以P89C51RD2为核心而设计的,其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A/D转换电路、外围设备接口、存储器、系统时钟模块及主电路驱动控制模块等。
(1)A/D转换电路为系统最关键的模块之一,采用12位TLC2543转换芯片实现。该芯片将有效真值输入到直流转换的单片集成电路中;TLC2543直接计算包括交流和直流的任何复杂输入波形,它有峰值系数补偿配置,在峰值系数等于7时,测量误差只有1%;采集反馈电压、电流信号,根据采集的电压信号对输出脉冲导通角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输出电压具有足够的精度。
(2)外围设备接口电路包括键盘接口、打印机接口、LCD显示器接口和扫描笔接口。键盘和打印机由并行接口芯片8255A控制。键盘使用PB口,设置为输入工作方式。打印机使用PA口输出数据,PC口为控制信号输入和输出。扫描笔主要扫描PE管的条形码和工作人员工作条形码,利用RS232串行接口方式,串行接口芯片采用MAX232设计。本系统采用240×180点阵液晶显示器,由单片机直接输入命令和数据,使用自制点阵字库控制显示器,显示内容包括英文字符、汉字和图形等。
(3)PE管件焊接要求环境温度为20℃,有些管件在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20℃时,要求在焊接时间上给于补偿。系统测量温度使用DALLAS公司生产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0属于单总线器件,具有硬件设计线路简单、体积更小、适用电压更宽和测温准确等特点。由于DS18B20是在一根I/O线上读写数据,因此对读写的数据位有着严格的时序要求。软件设计主要有初始化时序、读时序和写时序。
(4)可控硅驱动电路是系统的核心。利用同步信号过零时产生中断、关断可控硅,定时器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后产生中断及开启可控硅。系统根据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相比较的压差来改变定时时间,达到控制导通角、输出不同电压的目的。
(5)其他模块主要有:①时钟模块。系统使用高性能的DS12887时钟芯片,其主要特点是地址/数据总线分时复用,自带晶体振荡器和电池,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可工作10年,内建128字节RAM,其中14字节时钟控制寄存器,114字节用于通用RAM。②存储器模块使用HK1245芯片,其存储空间为128KB,地址线17位,用来记录初始数据和焊接记录。③报警模块对系统非正常状态产生声光报警等。
2 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电压、电流信号的数据采集、计算并对定时器的初值进行调整,改变可控硅控制脉冲的初始角,以达到电压的精确输出。软件流程图如图4所示。
软件开始对8255A、LCD等初始化,然后进入主循环。每次循环首先进行A/D采样,为提高采样数据的准确度,采用数字滤波技术和软件冗余方法,即采样10次,将极值去除后求平均值,以使干扰降为最低。TLC2543的采样及转换时间约为10μs,10次采样加上指令时间不超过1ms,而交流电半个周期为10ms,所以可满足半个周采样十次取有效值的要求。
主程序的功能是以采样得来的电压为基准,改变触发脉冲导通角。当同步信号过零时,产生外部中断,使触发脉冲输出为低电平,可控硅关断;这时定时器开始定时计数,当定时器计数溢出时,产生定时中断,其定时中断服务程序是使触发脉冲输出为高电平,使可控硅导通。通过改变定时器的初值可改变导通角的大小,以输出不同的电压。为提高调节速度,使输出电压尽快达到要求的值,本文采用PID调节方法,即对测得电压与给定电压进行比较,当两者差值小于1V时,对定时器的初值每次加减定值5,确保输出电压稳定,进入微调阶段;当两者差值大于1V时,对定时器的初值采用二分调节法,使电压在几个周期内迅速达到要求值,然后进入微调阶段。
3 误差分析与抗干扰措施
热熔管件焊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因现场存在各种干扰,会出现测量误差,为此系统采取了如下抗干扰措施。
3.1 电源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本系统通过柴油发电机供电,所以电网的噪声可通过电源电路干扰仪器电路,这是仪器电路受干扰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次电源电路本身也是一个干扰源,其产生的纹波、自激振荡等都可能对电子电路造成干扰。因此,在选用电源时,必须考虑其纹波电压的大小、电压是否稳定、隔离措施是否良好。本系统采用在强电和弱电之间加入光电隔离,电源电路外加屏蔽罩的抗干扰措施。
3.2 数字集成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在数字集成电路的电源引入处,并接一个10μF左右的钽电容和一个0.01μF左右的陶瓷电容作为去耦电路,以防止因电源端电流变化对集成电路产生干扰。在布线上使集成电路外接定时电容和定时电阻,接点部分的引线尽可能短,电容的两根引线边到电路上所形成的环路面积要小,以防止耦合电磁场的噪声。
3.3 A/D转换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管件上反馈电压为0~50V,通过分压电路转换为0~5V后送入到TLC2543转换芯片。由于系统是根据采集的电压信号对输出脉冲导通角进行调整的,因此,输入到A/D转换电路的电压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同时分压电路电阻应选用高精度电阻,其阻值的温度变化率、零漂都应相对稳定,以保障系统电压的稳定输出。
3.4 电路板设计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在考虑了整机的结构特点、电源的位置尺寸及各单元电路的相互关系后,从而确定电路板的安装位置及元器件在印制电路上的定位和布线。
电路板采用双面印制板,一面作为电路连线用,另一面布放元器件。数字电路元件放在一起,模拟电路元件放在一起,放元件的一面整面以铜箔做地线,这样可使地电阻、地电感大大减小,使各接地点之间地电位基本相等。由于整个线路的元件与“地”紧挨着,因此一些干扰电场直接入了“地”,减弱了元件之间、走线之间以及走线与元件之间的串接或寄生耦合,有效地消除了脉冲串扰。印制电路板上数字地与模拟地分开,以减小数字集成电路的噪声干扰通过地电阻对模拟电路产生影响。输出匹配电路与其他单元电路分开制版,以减小其他电路分布参数对输出匹配电路部分的影响。根据印制电路板电流的大小,尽量加粗电源线宽度,减少环路电路。
本系统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方法,简化了控制电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在标准8V~48V电压焊接过程中,电压波动小、精度高,理论计算电压波动约等于±0.07V。经实测,电压波动小于±0.1V,优于PE管件国际焊接标准电压波动±0.5V的需求。但测试过程中发现,0~5V电压焊接时,可控硅出现断续现象,电压波动加大。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A/D采样转换期间,在小电压时绝对误差不变,但相对误差变大;另一方面是由于负载为感性,电流滞后于电压,存在阻抗角?准=arctan(?棕L/R),因此电路不可能在0~50V之间全程调节。本系统另一个特点是进入稳态快。由于采用二分调节法,电压经过不到10个周期的调节即可从0V调到40V,保证了焊接效果和质量。本系统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达到较先进水平,目前已形成产品并开始推广应用,且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