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编做工程师的那几年,到了工作的第3个年头,和很多工程师朋友一样,经历了职场的第一个困惑期,这份工作适合我吗?到底要不要做下去?我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在哪儿?没错,这就是职场,你规划或不规划,它就在那里,避之不及。
思量再三,小编决定转行,当时想到的唯一方法,是把简历扔到智联和51job上,然后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开始大海捞针似的搜索、查阅,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心态向那些貌似沾边的职位抛出橄榄枝,想来这肯定不是最好的最高效的方式。现在,小编不做工程师很多年,但工作性质决定依然离工程师很近,自己的一段求职经历也让我想了解,工程师这个群体有哪些关于职场的共性的思考?在寻求职业发展时更多选择怎样的途径和方式?是否有这样的垂直平台,能够帮助工程师做更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更快速的锁定职场进阶的目标职位和公司?相信你也和小编一样,很期待这些问题的答案。
于是,2014年3月,与非网通过在线和线下调查的方式对国内电子产业相关从业者进行了一次从业意向的普查,根据对40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正式推出了《2014年中国电子工程师从业意向调查报告》,期待帮助正在关注或从事电子类专业工作的各位工程师及技术爱好者,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电子行业从业者的整体生存状况,在职业选择和从业心态上的一些特性,以及获得职场信息的更有效而直接的方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定位自我,更有效地规划职业发展。
我们对这次调查问卷部分的问题做了严格的设计,分别从电子工程师年薪及浮动情况、多种择业因素对电子工程师的重要程度、电子工程师获取招聘信息的途径、电子工程师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设置,同时对提交的问卷进行筛选,剔除非电子类和非工程师人群的问卷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馈数据的汇总、统计和分析,希望能呈现出电子工程师职业发展的专业性趋势和普遍的关注点。
闲话少说,来看干货吧。
电子工程师从业意向调查总结报告
一、 电子工程师年薪浮动情况及预期
1. 年薪范围分布(单选)

2. 和上次调薪时的薪资相比,当前薪资浮动比例(单选)

对调查结果综合计算一下,目前国内电子从业者年薪在5~14.9万的比例共占到63%,属于很正常的一个区间。同时在薪酬浮动方面,31%的参与调查者当前薪酬较上次调薪上升了5~8%,25%的参与者当前薪酬较上次调薪上升了3~5%,以及20%的参与者当前薪酬较上次调薪上升了8~12%,占比居前三位,也符合业界调薪的普遍比例。
3. 你认为自己获得更高报酬/奖金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多选)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个人业绩获得领导认可”是获得高报酬/奖金的最佳途径的参与者人数最多,其次为“主动跳槽”,而第一位的数字几乎比第二位高出近一倍,说明国内电子工程师对这个问题越来越成熟和切近实际,更加倾向于通过个人稳健的努力来换取对等的回报。
此外,不少人都觉得电子工程师能接私活儿,但是调查结果显示,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倒数第二位,仅仅高于著书立说。工作压力、回报率、牵扯的大量精力,都让工程师不会将此作为主要的开源渠道。
二、 电子工程师择业喜好情况
4. 请逐一评价以下工作要素对你的重要程度(单选)




对调查结果做一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极高”和“较高”两项相加后的前5位:人际关系和谐81%,工作内容挑战和成就感75%,领导管理水平74%、福利保障和稳定73%、培训制度和工作氛围73%。工程师理想中的工作单位,可以归纳为“有情、有趣、有底、有序”,传说中情商不高的工程师,对于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和安全感要求极高。对于试图留住技术人才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加薪是免不了的,但是光靠加薪也是长久不了的。
同时,有两项“极高”的选择率达到20%:领导管理水平、完善的职位晋升通道。一般人不会轻易选择极高——中国人习惯有所保留,但在这两个因素上,工程师表现出自己的上进心,他们内心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及时的承认和回报。“极高”项的另外两个,选择率达到19%的:培训制度和工作氛围,工作内容富有挑战和成就感。这同样展示了中国工程师旺盛的求知欲、以及期望在工作中达到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这些正向的、积极的因素,侧面展示了大多数工程师在职业实现上有相当远大的抱负。
5. 在现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单选)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此次问卷调查的工程师工作10年以上的也有10%以上,此外,工作不同年限的工程师在此次调查中所占的比例差别不是很大,其中在现有公司工作年限在4~6年的比例最多,占到调查人数22%。考虑到国内电子工程师目前的总体工作年限和对公司的粘性因素,这里显示的比例分布很正常,能从一个角度证明此次调查的准确性。
而这个数据实际上也是我们电子企业的经营能力的一个展现:如前所述,只要有可能,信奉务实、稳健的大多数电子工程师,很愿意选择在一家公司呆上几年,用自我价值获得更高的薪酬回报。
6. 哪种状态最能形容你当前的从业心态(单选)

调查结果显示,69%的参与者,对于现状是基本满意,其中高达23%的人甚至达到“非常满意”的状态。虽然其中30%的人表示,“不会拒绝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是他们对于现有工作较为满意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事实。69%的比例还不包括声称“有猎头正在接洽我”的5%的参与者——他们对现有工作并非都怀有负面评价。
7. 你离开前一份工作的真实原因(多选)

调查结果显示,因为“待遇低”而离开前一份工作的参与者占比最多,其次为“不喜欢公司的文化和工作环境”,“晋升无望”、“工作内容重复无趣,没有成就感”以及“压力过大,心情压抑”依次排在第三、四、五位。结合上面第4题“工作要素对你的重要程度”一项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待遇问题永远是离职的一大导火索,而待遇之外,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关心工作的氛围、上升空间、工作的挑战性以及工作是否占据太多个人时间这些涉及企业管理水平、公司体制和工作环境的问题。
三、电子工程师职业规划情况
8. 你认为未来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单选)

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参与者将坚持“研发牛人路线”,18%的参与者将选择“市场营销路线”,15%的参与者将“自主创业”,14%的参与者将“经理高管”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当然,还有8%的人“没想好”该何去何从。但我们看到,大多数从业者开始制定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而愿将研发进行到底的工程师在参与者中占比最高,可以看到工程师对于自己这一职业选择的高度认同。
这里面关于创业的选择很有趣,此次调查中涉及创业选项的问题有第3、6、8三个问题,“提高薪酬的最佳途径”、“当前从业心态”和“最佳职业路线”,参与者选择“择机创业”和“自主创业”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为排名第三位的105人、3%和15%,一方面,不少工程师认为创业是自我的最佳定位,也是获得高报酬的最佳方式,当却很少有人选择当前就行动,考虑到创业的风险性极高,工程师们虽有蠢蠢欲动之心,但基本还是保持着“务实”本色,相机行事。
9. 请选择最主要的选择电子行业的原因(多选)

调查结果显示,41%的参与者将个人爱好,自我挑战和创新作为在电子行业发展的首要原因,占比最高,37%的参与者则将薪酬、转行可能性等现实考量作为首要原因,也有20%的参与者基于对电子行业发展的乐观判断选择进入这一领域。也可以看到参与者对于职业选择非常正面的反馈:现实因素的权衡、个人爱好的推动、对于未来前景的乐观态度,其中,爱好因素占比最高,稍胜现实权衡一筹。
四、电子工程师获取职业信息的途径
10. 你是通过何种渠道得到现在这份工作的(单选)

调查结果显示,28%的参与者通过“同行/同事推荐”寻找工作,也是比例最高的一项。而同行引荐在任何行业都是最靠谱的一种途径,究其根本,实际上同行引荐加入了推荐人的信用担保因素,它减轻了完全陌生状态下对应聘者信息查证的困难程度,用人单位可以从推荐人那里得到更多简历以外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但我们要看到的一个现实是,大多数电子工程师偏宅、交际圈有限的特性,决定他们更多仍要依赖于招聘网站这类在线平台来寻求职业发展,从此次调查25%的投票比例也可以看出来。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包括HR和项目主管们虽有心全体动员,但并不总能有合适的资源及时推荐,这时也只能依赖传统的网络招聘渠道。鉴于小编海投简历的求职经历,大家可以想见一个电子企业要招到合适的工程师,一个工程师要找到适合的工作,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结合推荐人和在线招聘的优势特性,帮助电子企业快速锁定目标?也帮助工程师更高效的结束骑驴找马的过程?
转载自与非网
我们不妨分析下双方的需求,从企业的角度,希望能够快速发布岗位需求,并快速完成对求职者的初步筛选进入实质性的面试阶段,这部分项目主管主动参与的意愿更为强烈,如果能建立一个开放性的通道,在同一企业账户下,项目主管可以自己发布职位信息,同时求职简历第一时间发送给项目主管,经过他们的第一轮审核后再输送给HR进入正式面试流程,相信可以大大简化电子企业招聘的时间成本。
从工程师的角度,希望能够减少检索的过程,在网站上轻松获得和自己相关的电子企业的招聘信息,而我们发现在此次调查中,只有3%的参与者选择了“行业媒体”作为找工作的最佳途径,这可以理解,因为目前行业媒体很少为工程师提供招聘信息服务,但如果加以利用,它可称得上是最有效的一种直指目标的招聘方式,较之“智联”等大海捞针似的招聘网站,如与非网这样的行业媒体与电子企业的沟通更为直接和紧密,结合上面开放性的职位发布渠道,可以做到对电子企业的招聘需求的快速传递,这种招聘也更具有垂直型,完全可以帮助工程师节省大量的职位筛选时间。
在这方面,与非网旗下“硬聘网”已经走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