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突破 μLED酝酿取代智能眼镜LCoS
时间:05-24 14:38 阅读:2497次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观看高清大图
简介:微米发光二极管(μLED)有望替代硅基液晶(LCoS)成为新一代智能眼镜(Smart Glasses)微显示技术。日前,工研院μLED技术已结合禾鈶的高解析度驱动晶片,成功开发单色微显示及微投影用模组,较目前用于Google Glass的LCoS具备更省电、轻薄及反应速度快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智能眼镜的微显示技术主流。
微米发光二极管(μLED)有望替代硅基液晶(LCoS)成为新一代智能眼镜(Smart Glasses)微显示技术。日前,工研院μLED技术已结合禾鈶的高解析度驱动晶片,成功开发单色微显示及微投影用模组,较目前用于Google Glass的LCoS具备更省电、轻薄及反应速度快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智能眼镜的微显示技术主流。
工研院表示,头戴式智能眼镜可让终端消费者无需低头,即可轻松找到各种所需资讯,是目前最夯的穿戴式电子产品。然而,目前第一代Google Glass系采用LCoS技术开发微显示模组,因此光机偏大,造成重量与体积难减小,遂让Google有意于第二代Google Glass改使用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技术开发微显示模组。
不过,据了解,受限于寿命和发光效率,AMOLED技术所生产的微显示模组亦恐难符合Google Glass对于可靠度和性能的要求。
也因此,今年光电周中,工研院除发布“主动式LED微晶粒晶片技术”之外,更展示携手晶元光电、璨圆、力成、及颀邦等LED晶粒和液晶显示器(LCD)驱动IC封测厂,将高解析度驱动晶片嵌在μLED上,开发出单色微显示及微投影用模组,主力应用瞄准如Google Glass的头戴式显示器。
工研院指出,相较于传统的LCoS和AMOLED,μLED兼顾省电、轻薄、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及反应时间快等特点,因此应用于Google Glass可呈现出更快速、流畅的影像,且其自发光和无需背光源的特性,能让内建的电池尺寸更小,有助于减少整体系统的体积、重量及成本,在微投影和微显示应用市场深具潜力。
而面对全彩化显示为大势所趋,工研院亦已着手研发彩色化μLED微显示技术,工研院谈到,彩色化μLED技术挑战倍增,主因系若要开发出解析度达 427x240的μLED微显示模组,须在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电路板上嵌入多达十万颗的红绿蓝(RGB)三色μLED;以此类推,若要实现1,280 x720屏幕,则须于CMOS电路板嵌入多达九十万颗的红绿蓝μLED,将考验LED晶粒厂商的技术能力。
据悉,单色微显示模组将锁定低阶智能眼镜;至于全彩化将瞄准高阶智能眼镜与微投影应用。目前工研院正与国内业者洽谈技术授权,预期LED晶粒供应商皆有机会成为授权对象,且工研院已与国内众多业者商讨建置μLED微显示与微投影模组垂直供应链的计划,以加快μLED微显示与微投影模组商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