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回流不断侵蚀着伴随我多年的优越感,逼迫我重温在“四大”最初与电脑为伴做工作底稿的历练。
异乡生活,难免会因为远离亲人有点沮丧。平日埋头工作,周末操持家务,这种节奏持续久了,更让人疏懒于日常琐碎而斗志不足,心绪很难与墨尔本树影湖光的宜人美景协调起来。但每次和Cathy的见面,都让我感到欣喜。
凯茜快50岁了,缕缕白发清晰可见,简单梳起的发髻,简洁而朴素。一开始,凯茜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除了她出类拔萃、剑桥毕业现在英国工作的儿子,她很少提及自己的私事,有些神秘。但很快她就把我震撼到了。
凯茜2011年来到墨尔本。来这之前,已经是世界某知名通讯公司中国区首席信息官兼董事会秘书。放弃事业移民墨尔本,Cathy颇有孟母三迁的境界 ——为了高中便来澳洲做交换学生的儿子。儿子住宿,她和一个未婚女性合租在离市中心不远的一套两室公寓里。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大都跟这个人思想和内心的丰富性有关,凯茜的富足,很完整地体现在她对工作不屈不挠的要求和对人生起伏的洞见里。
我不知道她向多少在墨尔本寻求工作的技术移民传授过找工作的经验,但她那个形象生动又令人唏嘘的比喻,让很多在职场有些建树的职业经理人忍俊不禁。她说:“你必须把简历和求职信分门别类细分成好几份,就像麦当劳抬头可望的菜单,清晰明了并针对不同顾客群,可以瞬间投其所好。”
其实这也不是凯茜一开始就有的经验。初来乍到,她以每天五六封的频率投递简历。12年某公司IT经理、6年某公司IT总监以及3年多首席信息官的经历,让她马上就得到了猎头的青睐。但机会还是溜走了。因为简历投了太多,凯茜在猎头短暂地进行背景叙述时,经常完全记不起招聘的那家公司,回答当然也结巴起来。
两周后,凯茜改变了战术。除了每天不变的“业务量”,还准备了一张日志表,清晰地记录所有简历投递的时间、公司名和联系方式,渐渐地,还在备注里加上4到5条主要关注点。这样,哪怕准备不足,看着日志也能有的放矢地回应职位描述中的具体要求。然而三个月后,还是没有结果,凯茜这才终于总结出要把简历做成“菜单”的经验来。
从操作平台管理,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整合和业务变迁,凯茜真的什么都做过了,这个过程,是一个高级管理者回到最初细分职能时所要面临的技术和心理的双重挑战。一连串面试中,凯茜觉得最有趣的是IBM的怀疑:“你20年前做的JDE顾问,现在真的还能做吗?”最可惜的则是嘉吉亚太区IT经理职位,推荐信都交了,却还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没有被录取。
长达6个月的被追问和被反复挑剔,凯茜竟百折不挠地冲了过去。她找到了一个小跨国公司IT部门经理的工作,管一个4人团队,这让很多IT“技术劳工”羡慕不已。虽然薪资只有在上海时的一半,凯茜却显示出绝大多数新移民所没有的豁达和热情,向无数初来乍到的年轻人传授经验。
技术移民难免要屈尊去做几年前甚至刚开始工作时做的职务,我身边的大多数会计类和IT类技术移民就是代表。我虽然得到了跨国上市公司内部调动的机会,但也会怀疑自己的决策。职场的回流不断侵蚀着伴随我多年的优越感,逼迫我重温在“四大”最初与电脑为伴做工作底稿的历练。
凯茜让我得以豁然开朗。人生总有起伏,把握住当下,找到一个坚强的理由,一点点走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