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无疑是智能硬件的密集轰炸期,距9月9日苹果6召开发布会的前6天,三星Note4抢先发布,继续借大屏多窗、光学防抖拍摄等功能与苹果比拼智能硬件交互卡位赛,华为也推出将指纹识别做进芯片的独特技术。

这几年手机巨头们“你追我赶”,不断更新换代我们的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玩法也让一个个未来的科技梦变成现实,大屏、像素、应用、跑分……其实,这都不是巨头们的真实“表情”,竞争更加惨烈的玩法现在才要开始——悬浮触控(Floating Touch)。

被误解的“鸡肋”

关于悬浮触控技术,沉默已久的索尼其实最早发声。在三星Galaxy S4发布之前,2012年索尼就推出了一款嵌入了悬浮触控技术手机产品Xperia Sola MT27i,与屏幕保证约15mm的距离,无需触碰屏幕即可操控网页浏览,也就是可以在手机上获得类似鼠标的操作。索尼这款产品,是当时第一款搭载了悬浮触控技术的智能手机。

目前悬浮触控主要应用于浏览网页,在手指不接触到屏幕的情况下,屏幕可对应手指位置而将网址或超链接反白显示,当你确定要浏览该链接的时候,再点触选屏幕即可。这种全新的触控体验可减少选取错误的机率,也可以说一举解决了所有智能手机的指纹烦恼。

索尼MT27i是一款电容式的悬浮触控手机产品,工作原理是通过覆盖于屏幕上之电极电压改变来截取信号,进而判断触控位置,手指在靠近触控屏的时候,电极电压改变也会发生变化。不过,由于这款手机并没有采用发光带设计,配置偏向于入门级,U8500双核处理器的统领下性能只能说勉强满足主流应用,MT27i最后还是成为了索尼新一批机器的战线建成的试验品。

早期的载入悬浮触控功能的智能手机,在应用上还不够成熟存在的误判、反应慢等缺点,一直让消费者感到鸡肋,不过,没有红火起来的索尼的MT27i,也没有让悬浮触控失声。这两年,智能手机的悬浮触控开发应用渐趋成熟的,事实上除了三星、LG、松下、苹果、诺基亚,微软、亚马逊[微博]等公司也在暗暗发力,微软诺基亚也将推出配有3D touch的McLaren手机发力悬浮触控,从配置来看,“McLaren”十分顶级,即使放在善于堆砌硬件的Android阵营,目前也暂无敌手……

悬浮触控优化了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体验:当天气寒冷时,要是在单纯的电容屏屏幕上操作,必须脱下手套,但如果有了悬浮触控,不脱下手套也能操作;在餐厅吃鸡腿吃得兴起时需要用手机,有了悬浮触控,隔空操作,使用手机不再怕被油腻腻的手指弄脏了。

这里有一个可以看见的未来是:悬浮触控技术不是噱头,它有望掀起电子工业新一轮革命浪潮。当然,悬浮触控要在短时间内取代指尖触控,仍存在技术上的挑战,最直接面对的就是悬浮状态的误操作问题,毕竟指尖触控也尚未到达零误差的操作境界,如果让悬浮触控先打到指尖触控的误操作率,才有可取代性。

放大的商业世界

索尼的Xperia Sola是电容式的悬浮技术,这个技术还可以分为红外线、光学式、高频式、电磁式等,但目前来说电容式悬浮技术在商业开发应用方面相对快于其它几种技术,例如其在游戏设计和软件应用设计的开发前景是极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