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相比传统的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分辨率高、辐射小、能耗低等特点。在各行各业,液晶显示器大规模取代CRT显示器,但有些特殊领域需要加固处理后使用,例如航空、低温地区。通常液晶显示器工作温度是0~+55 ℃,而航空领域要求能工作在-55~+70 ℃,这就需要对普通液晶显示器进行结构、光学、电路3大块改造。这种改造就称为“加固”。这里主要介绍一款产品的电路设计实例。
1产品规格及选屏
与显示相关的设计目标规格如表1所列。根据这个目标规格选择LCD屏,在众多10.4 inch屏中1024×768分辨率的屏很少,宽视角的更少,而G104X1L01表现突出,不仅视角符合要求,对比度达到1200∶1,还有防眩光涂层,工作温度范围达到-10~ +60 ℃。
表1设计目标规格

2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作为加固显示器的中枢神经,控制系统主要起如下作用:
① 功能性调节,如亮度、对比度、字符亮度,周边按键;
② RS422通信,将周边按键值发回主机;
③ 控温,低温时加热,温度过高时主动降温;
④ 自动亮度控制,黑夜模式、白天模式、云层模式等。

图1系统框图
2.1主控芯片电路
主控芯片,目前业内普遍采用高档FPGA,甚至用PowerPC,系统非常庞大复杂。这使得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开发周期长。本文采用ARM7微控制器和低档FPGA作为核心。
FPGA负责它擅长的图像处理,ARM7微控制器负责它擅长的高速逻辑判断处理,各司其职,达到最优化。本系统中,ARM7微控制器需要实现A/D采样、定时、串口通信、PWM输出等功能。LPC2103不但符合上述要求,而且价格低廉,具有小巧的LQFP48封装。
主流FPGA中都集成了锁相环,利用锁相环对时钟进行相位锁定,可以使电路获得更稳定的性能。Xilinx公司提供的是数字锁相环,其优点是能获得更精确的相位控制,本系统时钟为65 MHz,因此选Xilinx公司低成本、低功耗的Spartan3A系列FPGA XC3S50A 50K门阵列。
2.2ARM7核心电路
本系统的ARM7核心电路如图2所示。LPC2103的P027~P031为JTAG调试口,P02~P07(P03除外)为SPI外设存储接口,P010~P021为键盘扫描矩阵接口,A0~A2和A7为ADC采样接口,P00~P01和P08~P09为UART口。通信芯片用MAX3070E,RS422全双工。晶振采用11.0592 MHz,便于产生标准波特率。采用阻容上电复位方式。ADC基准电压为VDDA,用磁珠滤波,可减少干扰。P025引脚和FPGA连接,便于协调同步。

图2ARM7核心电路
2.3亮度调节电路
本显示器背光源采用长寿命的LED直下式背光,屏幕亮度高达1000 nits,阳光直射依然画面清晰可见(表面还配有防眩玻璃)。图3为LED恒流驱动电路。LED恒流驱动器选用MAX16803。P016送来PWM调光信号,LED_CTRL送开关信号。需注意LED串起来的工作电压值和输入电压值接近为佳。每串LED最好配以电阻再和其他串并联以平衡电流,提高可靠性。

图3LED恒流驱动电路
2.4温度调节电路
ITO加热玻璃和高精度热敏电阻都放置在液晶玻璃下面,A0端口采集热敏电阻上的电压,转换为温度值,判断是否需要加热及开启软件以主动降低功耗。A1端口输出0~100%占空比给MOS管,控制加热电源通断,缓慢脉冲式加热防止玻璃温度剧烈变化破裂。另加热回路串有温度继电器,过温后断开加热电源,防止过热。在加热器启动的同时以亮度渐变式打开LED背光源,其28 W功率能辐射及传导大量热量给周边器件。
2.5图像调节电路
通过前面板的按键控制对比度高低。如图4所示,选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XC3S50A。输入LVDS为RX,输出LVDS为TX,配置电阻为100 Ω,CON_UP和CON_DOWN为按键输入。配置芯片选用AT45DB011。

图4FPGA电路3软件设计
控制板软件由对比度处理程序、亮度调节程序、温度控制程序、通信程序4部分组成。对比度处理处理程序实现LVDS解码、编码、动态对比度等功能,是软件程序的难点。亮度调节、温度控制、通信属ARM7程序,为用户逻辑处理单元,是整个系统的重点。
3.1对比度处理程序
对比度算法很多,例如8位图像灰度等级为256级,设中间值为128。提取输入画面的平均灰度值M,对比度增加则调整新的M值,让它和128之间的差值增加;对比度减小则调整新的M值,让它和128之间的差值减小。这个算法容易引起画面失真,现对该算法进行改进。G为灰度值,Mean为中间灰度,N为对比度。
对比度增加:

为避免出现亮饱和及暗饱和,G′取值范围为[0,255]。检测到对比度按键,先将LVDS串行解码变成并行RGB信号,然后提取中间灰度,再套用上述公式处理。同时,进行LVDS编码并送到LCD显示。图像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

图5图像处理流程
动态背光源处理:收到ARM7微控制器的节能指令后,对于亮度大于150的画面,需提高对比度,发送指令给ARM7微控制器,用PWM相应降低LED背光源亮度。
3.2ARM7程序
ARM7微控制器起到管理全局的作用,利用它丰富的I/O口和A/D转换功能处理外设的命令请求。初始化完成后,进行温度检测,如低于-8 ℃则开始脉冲预热再完成脉冲加热,若高于-4 ℃则停止加热,温度继电器在0 ℃时断开加热电源。若温度高于55 ℃,根据画面灰度动态调节背光源亮度,适当提高对比度,降低背光源亮度,从而降低系统功耗,减少热源。
串口通信将本机地址和按键值发送给主机,同时接收主机指令。通信采取4个字节头加一个字节和校验字节,防止通信错误。
通过光敏电阻采集环境亮度,若是黑暗环境,则降低背光亮度。进入云层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① 短暂进入云层,亮度最好不变,否则会忽闪忽闪的。
② 不能突然变暗,需渐变处理,变亮渐变要快。
温度检测和亮度检测都用到A/D采样,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电磁干扰,多需进行软件滤波处理。滤波算法很多,例如算术平均滤波、中位值平均滤波、限幅算术平均滤波等。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稳态的值,故采用限幅算术平均滤波法。先限定一个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的值舍去,重新采样,将合格的值求平均。这种算法虽然反应慢,但能维持稳态,提高可靠度。
4PCB布板及测试
FPGA布板如图6所示。FPGA的布板难度大一些,注意电源滤波电容靠近IC,顶层和底层铺铜打孔相连,差分线匹配电阻靠近IC。产品还需涂防水漆,防止结露水损坏器件,在实测中也发生过接头结露烧毁保险丝的情况。经测试,产品能在-50~+55 ℃冷热冲击箱内稳定工作(每个阶段稳定3 min)。对比度调节画面效果良好,达到目标。8

图6FPGA布板
结语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固显示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采用低成本架构取代老方案,并引入LED背光源辅助加热、动态背光源降低功耗的思想。该电路初步测试基本符合要求,限于实验室条件,其他相关测试未完全实现。实际工作环境更为恶劣,该电路尚有待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