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液晶屏幕是笔记本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而亮度又一直是衡量LCD的性能主要参数,在LCD显示器的带动下,甚至CRT显示器都开始进行增亮“运动”。
实际上,亮度不仅带给我们单纯的明暗感受,还同色彩表现有关系。在不同的明暗度下,同样的色彩带给我们的主观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图1,随显示器亮度的提高(Black→White),我们肉眼对于同样一幅彩色画面的感受也随之变化—只有亮度适中时才能使画面的色彩得到最好的表现,太暗(发黑)或太亮(发白)都会有所损失。对于LCD而言,要获得足够的亮度并不是件易事,这和LCD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图2为穿透式彩色LCD结构图,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部分:LCD背光源和LCD面板。LCD背光源为屏幕提供整体的面光源;LCD面板通过多层结构精确控制光线的透过。然而经过偏光片、滤色片等众多“关卡”的截流,最终从LCD中发射出来被我们看到的光线还不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的10%。
为了获得更“亮”的画面,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增大灯管功率
即增大灯管的驱动电流,这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就像我们自己调节LCD的亮度一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亮”,但十分有限,而且会产生副作用:A. 灯光热量增加,损坏背光源内其他光学材料;B. 大大缩短灯管寿命。
增加灯管的数量
相比单纯增大灯管功率,它能够使亮度增加得更多(仍很有限),但多灯管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问题:A. 整体厚度的增加;B. 灯管热量大量聚集,损坏其他光学材料;C. 背光源功率消耗成倍增加,这对移动设备是致命的问题。
使用光学增亮膜
增亮膜,又称BEF—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一般厚度在0.1~0.4mm,由3M公司使用申请了专利的微复制技术和多层膜技术生产的光学BEF膜系列产品已经在各种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增亮膜时,背光源等光学元件只要维持原先的状态,增加薄薄的几层BEF,就可以将LCD的亮度提升到原先的两倍多。因此,各大LCD制造厂家都选择了这个方法来提高亮度。图3为使用和未使用BEF的对比。
为什么薄薄的几层膜能使LCD的亮度增加那么多呢?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增亮原理:
微复制技术—棱镜膜
如图4,棱镜膜依靠其微棱镜结构,将原本的大角度发散光线(图中蓝色箭头表示)向下打回背光源,循环利用,重新汇聚在中间区域(图中红色箭头表示)出射,从而达到增亮的效果。
多层膜技术—多层光学膜
如图5,多层光学膜的总厚度为0.1~0.4mm,其内部复合1000层左右的光学薄膜。它的作用是将原本被下偏光片吸收的S偏振光反射回背光源。这部分S光经过背光源各层材料的消偏振作用后,重新出射,经循环利用,最终以P偏振光出射下偏光片。
有了增亮膜的帮助,可以不增加LCD功率,仅仅极小的厚度增加(<1mm)就让LCD的亮度获得大幅度提升,这些优点使增亮膜成为LCD中的关键组件,成为真正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