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智能遥控器就外形而言,具备较强的设计感,让人颇觉眼前一亮,全身仅有一个mini USB接口以供充电,也许下一步将被无线充电所取代。
接下来进入正题。该产品支持安卓及ios系统,用户只需在APP端连接WIFI,控制之旅即刻展开。初始界面具备电视、机顶盒、灯光及空调几个较为常见的应用,点开对应的遥控器界面进行红外码匹配后,即可进行相关操作。当时就想,倘若家中WIFI不断开,那么炎炎夏日回家的路上,用户可通过手机端将空调打开,确实是个不错的用途。
这里先说到好处,是因为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
1、可控家电数量有限。据说,这款产品可以控制空调、电视、DVD、机顶盒、灯光等设备,然而笔者家里的空调无法兼容,现如今使用DVD的频率也极少,至于灯光则需要另外配备按键开关才能进行操控,这样下来仅仅能实现电视遥控的功能,过于单调。
2、操作流程繁琐。以电视为例,若要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大致流程为“手机解锁——打开应用——选择相应功能——操作”,使用起来过于繁琐。在此不得不提的是,操作实现上反应不是很灵敏,每按一个键,屏幕下方都会提示“操作成功”,影响连贯操作及响应速度。
此前也曾在文章中提及,智能家居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拥有更佳的使用体验,更好的步入智慧家庭生活。联网和APP控制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从传统家电演变过来,多了一项可手机远程APP功能并不等于智能家电。真正概念的智能家居是通过传感器让另一个家电办公,例如环境感应器探测到当前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就会自动切断智能插座电源,防止隐情发生,这是智能化联动,而不是通过手机远程切断电源,如果仍需要人为控制,险情恐怕早已酿成大祸。
纵观整个行业,目前厂商主要从家电产品切入,加一个芯片,使其能联网、能用APP方式控制,就称之为智能家居。至于收集、分析数据,以及更多复杂的交互功能还处于设想阶段。其实,这样的智能家居产品,还不能称作“智能”。
3、使用之前,需要在APP端对每个按键逐一进行红外码匹配,过程较为繁琐。
4、在目前可控家电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对于特殊群体如老人、孩子,普通遥控器仍然不可替代。
通过这次的使用体验看来,尽管未来智能家居发展前景广阔,然目前弊端仍然较大,市场距离爆发式增长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抓住痛点,无感化智能家居成出路
智能,应该是因人而动,因环境而动,能感知人、环境的变化,根据客户的习惯需要自动调节。而手机控制无法带来最佳用户体验,其中一个原因是,通过屏幕控制而实现的智能并不适用于所有智能家居产品。
比如清晨起床后,伸个懒腰,伸出双手“唰”的一声将窗帘打开,阳光瞬间充满整个房间,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事情,如果用手机来控制,就会变成清晨起床后,先翻身 找手机,找到手机打开APP,连接上智能窗帘,然后再控制将其打开,搞不好还会连接失败,需要多尝试几次,这不是进化,而是一种退化。
英特尔中国区在线业务部总经理王稚聪就说过,产品如果不能和实际生活高度融合,那就不能称之为产品,只是一种试验性的概念。因此,用手机控制让家居产品动起来是基础的智能,进阶的智能应该是依靠传感器来实现。
未来智能家居另一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云”。作为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数据中心,“云”是未来所有智能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智能家居的日常使用中,会产生大量数据,“云”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性,从而使智能家居为用户做出个性化调整。
比如窗帘你可以手动打开,也可以设定让其定时打开或关闭,或者感应到环境光的变化而自动控制。灯泡也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有人也许会说,我离开房间不一定希望灯泡就关闭,因为我很快还会回来,这其实就需要智能家居的下一个进阶,通过记录用户的行为习惯并进行分析,灯泡可以自我学习和进化,知道你一般离开多久应该关闭灯光,或者知道你在哪个时间段离开房间就不会回来了。
目前,这部分的实现仍然与理想存在差距,不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面,智能家居领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接口,家电与家电,家电与互联网之间的互通互联仍成问题,这也是厂商下一步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难题。
编按:智能家居作为近几年炒的比较火热的概念之一,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市场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及瓶颈,且市场亦需要一定时间培育起用户的信心,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俗话说的好,只有发现问题才会迎来进步,伴随科技的进步,实现智慧生活,也只是早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