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工程师敢于表现自己,争取获得所需要的资源,通过充足的工作激情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最一些超出常人的事情,充分展现自己。为在公司得到提升,或是为猎头公司来高薪挖你做好充分的准备。
好了,下面我来谈谈工程师说大话需要掌握的原则。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和诸位分享一下,在一个公司里,是如何设定员工们的目标,并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评估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员工更有机会得到晋级和提升。这些法则,适用于正规的公司、广大心态健康的老板及员工。
在目标管理流行的今天,我们先看看老板通常是如何给员工设定目标的。
就象一个人摸高一样。如果站在原地,双手高举,垫起脚尖,试试能摸到多高。通常,老板在设定任务的时候,往往以这个高度为参考点设定目标。但由于公司自上而下的压力,老板往往会对员工有高出目标10-20%的期望。
合格的员工: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完成老板任务的员工。在一个公司里,大约50-60%的员工就属于这一类。由于人数众多,这些员工加薪水平基本与CPI差不多。
优秀的员工:为了摸到更高处,有些员工就会奋力往上跳,在利用现有的资源的同时,依靠自己的潜力和努力,超出老板交给的任务,接近或达到老板的期望值。他们是企业中的优秀员工。这部分员工占得比例大概是20-30%。这些员工的加薪水平大概能追上GDP。
出色的员工:要成为10%最出色的员工,仅仅奋力往上跳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会想办法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完成的业绩甚至高于老板和众人的预期和期望。也就是说,为了触及到更高的高度,他们会积极为自己争取得到一个小舞台,获得更高的起点,也获得超出常人的业绩。只有他们的加薪水平能够接近房价上涨率的60%。
但如何能得到这个众人瞩目的小舞台呢?作为公司的稀缺资源,这个舞台是掌握在老板手里。一个心理正常的老板更多的会将这个资源提供给富有激情、敢想、敢干、敢说的员工。因此,敢说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是说大话也需要有个度,也要有原则。
说大话的第一个原则:出发点要和公司、老板及部门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得到老板和周围同事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否则,还没等你爬上台呢,周围拆台的人已经就位了。
说大话的第二个原则:大话要适度,吹小了又没有用,太大了没必要。根据我的经验,要超出老板期望值的10%就足够了。这是因为在定任务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定高了而与老板讨价还价。如果你还能再加码一点,老板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说大话的第三个原则:自己心里要有谱。知道自己的能力,更要了解自己的潜力。要充分了解在目前情况下你可以达到的目标,更要想好一旦有了更多地资源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你可能达到的更高目标。这样,你和老板之间不是讨价还价,而是共同商讨部门和自己的更高目标和实现方式。
说大话的第四个原则:要给自己适当留些后路。实际上,当你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即使由于不走运达到了80-90%,你也会是非常安全的。但也需要考虑到,一旦全演砸了,怎么才能收场。在这里,做事的态度就会变得尤其重要。如果有积极认真的态度,你周围的同事们和老板会对你的失败表示理解,也会给你多一次的机会。职场上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成与不成,这是机会问题;但做与不做,这绝对是态度问题”。
切忌漫无边际的大话,也切勿低估了他人的智商。如果为了爬上一个过高的舞台把牛皮吹得太大了,一旦摔下来,不仅闹个鼻青脸肿,周围就更会聚着一堆人看笑话,个人的信誉也会一扫而空。
说大话最重要的原则:说到做到。所谓的大话,就是设定超出自己当前能力所及的更高目标,而对自己未来(如一年后)的能力所及是更有信心。既然大话放出去了,也得到老板和同事的支持,就该轮到自己努把力来证明自己的时候。
说大话的未来:更好的业绩、更高的目标、更多的自信、更丰富的资源和支持。
说大话是需要很多技巧的。所以,我希望更多的朋友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有趣的说大话的经历。
谁在拿高薪?中国电子工程师薪酬调查大揭秘
一谈到高薪,任职于深圳一家著名手机设计公司的小Z就跳了起来,“现在房子、车子、女朋友……哪一个不得花钱?薪水绝对是我找工作的第一因素。”或许是由于中国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在本次采访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工程师都和小Z持相同观点,认为薪水是考虑工作的第一因素。
笔者对2006薪酬调查的201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从中筛选出电子工程社群月薪上万的群体(不包括奖金)作为分析对象,将他们暂定为此次调查中电子工程社群的高薪人士,旨在通过他们向大家提供一面了解电子业界薪金水平的镜子。
高薪社群大扫描
上海工程社群涵盖高薪比例最大
此次调查的整体样本显示,不同地域的月薪上万人数的比例有所不同,最高的三个城市仍然是上海,北京和深圳。但是有趣的是,北京和深圳的平均年薪都是在去年的基础上略有涨幅,而上海的平均年薪却涨了接近一万元(详见图1)!此外,上海月薪上万的人数占去参与调查者总人数的35%,北京和深圳其次,占去19.6%和19.2%。
外企最易出高薪
与去年一样,外企的平均年薪比其它类型企业遥遥领先(详见图2),而且平均年薪接近10万。其中,来自外企的参与者主要分布在消费电子、IC设计与制造以及通讯领域。所有外企人士进入高薪社群的比例为26%,这一比例接近民营企业的3倍。
IC设计和封装业持续高薪
随着IC设计、封装、测试的整体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该行业不仅已经持续几年得到行业平均薪酬第一的桂冠,而且薪水增长幅度最大,平均年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万以上(详见图3)。分析数据还表明,IC设计和封装业中有31.7%的人月收入上万。
高学历者是高薪社群的主力军
不同学历的平均年薪明显呈现阶梯状。博士的平均年薪接近16万,硕士为104,023,本科为73,696。整体来说,所有参与调查的52位博士中,有28人跨入高薪社群,比例高达53.8%。普遍来讲,电子行业的学历还是代表年薪与能力。
四十岁是黄金高薪年龄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电子社群的平均年薪在四十岁时达到高峰,然后再呈现递减状态(详见图4)。需要解释的是这或许和参与者年龄的分布有关系,此次参与调查的读者在25-29岁之间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另外,由于60岁以上的样本比例较少,所以可能没有最真切的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
他们为什么拿走了高薪
怎样才能成为高薪人士?在采访中,笔者从众多高薪人才身上感受到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扎实的专业技能、实际经验积累、良好的计划能力与工作效率、积极的工作态度等,深刻地体会到:高薪人士自有高薪的理由。
1.不同地域的平均年薪
2.不同公司性质的平均年薪
专业成就高薪
准确地说,属于这个高薪社群的胡先生还只是大学微电子专业的一名在读博士,虽然还在校,但他已经有好几年在外兼职的工作经历。现在,他是西安某家著名半导体公司IC设计“兼职”高级工程师,正在积极深究专业领域知识的他认为目前接触到的还只是除了底层设计之外的一些验证工作,由于公司分工太细,他希望能进一步的通过调换公司岗位来获取更多的经验。“熟悉设计整体流程及各类设计工具,不仅有利于现有工作,”他表示,“如果能多点丰富的经验,再加上一些创意和灵感,更是可以为未来创业做好基础。”
3.各个行业的平均年薪
4.不同年龄的平均年薪
经验积累堆砌高薪
毕业5年的李先生目前是深圳一家知名汽车电子公司的硬件部高级工程师,从事车载DVD等影像开发项目。这已经是他的第四份工作。他前两份是家用DVD的研发设计,由于看好汽车电子这个朝阳行业,从第三份工作开始他选择了汽车影音的开发。他认为,正是由于专业经验的积累使他去年的月薪上涨了50%以上。虽然周工作时间平均为55-59小时,但他仍觉得尚可接受。不过关于未来,他感觉目前工作不利于完全发挥个人特点,希望能有机会涉足市场或管理方面,积累更广阔领域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薪金。
高效带来高薪
所有高薪人士中,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在40到44小时的为主流,占34.8%,45到49小时的23.9%,50到54小时的7.7%。很明显可以看出,工作时间越长,人数比例越小。“一般的上级都认为,在完成同样工作量的情况下,如果谁经常加班,就说明他的计划或工作能力有问题。”上海某外企项目经理寇先生直言,“我们公司不主张加班。”
高薪偏爱有准备的人
三个月前的成功跳槽,使霍先生薪金上涨了40%,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丰厚的非工资报酬,包括用车津贴、每年带薪假期等。霍先生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医疗电子公司从事电源开发工作,四年的工作历程中,霍先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我想要更丰富的阅历。”他说,“我更喜欢能直接创造价值的工作,而不只是开发产品的某一具体部分。”在有了新的想法后,他努力地拓宽知识面,并强化遗忘已久的英语口语,同时积极地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发给一些猎头公司。很幸运的,他收到一家刚刚在深圳开设办事处的国外半导体公司FAE职位的邀请。
高薪人士还想要什么?
最不满意收入偏低
出乎意料的是,在目前工作中最不满意的三项中,收入偏低和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居然是本文所定义的高薪人士最不满意的因素,选择比例均高达40%。其次,工作压力大和当前工作不利于发挥个人特点分别占28.3%。
在电话采访中也有不少接受调查的工程师表示,只要能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压力可以被工作的成就感所代替。但是难以忍受薪水待遇与个人对公司贡献不成正比。他们对未来一年薪水涨幅的期望值平均为20.7%。
最渴望深造机会
高薪人士最最需要的是深造机会,在这个多项选择中,选择深造/培训机会的人数比例高达68%,其次是延长年休假,比例占到46.3。这验证了台湾一本畅销书中的观点:“快,快,快工作;慢,慢,慢生活。”设计未来人生规划、学会休息与调节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另外,或许是受房价影响,有44.4%的比例希望得到住房或住房津贴。
一半人热爱现有工作,一半人希望有所改变
在未来一年里,高薪社群中有43.8%的人明确表示:仍热爱目前工作不会做改变。此外,希望转换公司的比例为26.7%,而想通过转换行业,转换工作地点,进行职业培训或者返校深造,出国留学或移民,转换工作来改变工作状态的人数百分比均在个位数以下。
所有希望转换工作的人中,希望创业和转向管理的人数均为35.2%。另外转向市场营销的人数占16.5%。在所有高薪人士期望的创业领域中,消费电子仍是块最香的饽饽,吸引了32.1%想创业的高薪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