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ice现在是集成到Cadence中的一个电路仿真工具,能通过Pspice模型的原理图仿真电路的输出结果。其大致步骤是:
1. 创建仿真工程
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roject,选择Analog or Mixed A/D,然后选择一个模板(这个看自己需要,也可以是空工程)
2. 添加仿真元件库
仿真所用的元件必须要有Pspice模型,Cadence安装目录下\tools\capture\library\pspice中所有的元件库都含有Pspice仿真模型。
\tools\capture\library\pspice下的库很多,比如:
若不知道使用的元件,可以在Place part框中搜索,如下图:
3. 绘制原理图
就以上面找到的LM393电压比较器为例:
其中的元件来自不同的Pspice库(\tools\capture\library\pspice目录下):
4. 设置仿真参数并执行仿真
这步是最重要的,也是做仿真分析的目的——你要仿真什么?
通过菜单命令PSpice->New Simulation Profile设置仿真参数,如下图,可进行共4种类型的仿真:
这里就以一个上面电路的时域仿真为例,如上图,设置仿真时间10ms,仿真最大步长0.1ms。
设置好了仿真类型参数,接着添加探针,观测我们感兴趣的值(电压、电流),在工具栏中点击RUN开始仿真,
仿真结果默认会在电路网络上显示偏置电压值(可通过工具栏按钮选择显示与不显示),同时会弹出上面设置的时域仿真分析结果波形:
还是那句话,仿真是为了帮助分析,因此做仿真后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相对于前面的软件傻瓜操作,分析更为重要。
我们来分析仿真与电路预期的效果是否一致?
原电路时一个LM393的电压比较电路,反相输入端电压通过等值的1K电阻分压(运放输入阻抗近似无穷大),因此理论上为2.5V。所以当正相输入端电压< 2.5V时,输出为低电平(0V),否则为高电平(LM393的输出电平电压通过上拉电阻的电位确定,这里使用10K电阻上拉到5V)。
我们来看看仿真结果:输入为正弦波(峰峰值5V,直流分量2.5V),当正弦波(绿线)>2.5V时,输出(红线)为高电平;当正弦波(绿线)< 2.5V时,输出(红线)为50mV->0V为低电平,这50mV是由于运放本身造成的,对输出电平判别而言值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