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众多电力应用领域中,锂离子电池都是首选的电能储存装置。然而在其应用领域中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估算的研究尤其热门。荷电状态通常被认为是电池可用容量与其最大可用容量的比值[1]。
以往文献中对采用卡尔曼滤波KF(Kalman Filter)算法来估算荷电状态进行了很多描述。但是,这些应用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电化学模型[2]或者Ad hoc模型[3],而不是简单的电路模型[4]。将建模方法与卡尔曼滤波方法相结合,可以得到一种可去除测量噪声和模型参数误差的新算法。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提高估算的速度和精确度。
1 电池动态模型
1.1 模型结构
本文采用Boston-Power公司的Sonata 4400锂离子电池,其基本属性为:标称容量是4 400 mAh;标称电压是3.7 V。因为实验对小的计算量和简单电学组成更加重视,所以最佳选择是等效电路模型。因此,本文选择了一个二阶电路等效模型[5],如图1所示。
通过实验计算得到,测量值与仿真值之间的标准误差为24.6 mV。但是考虑到线性行为下SoC的范围是100%~10%,所以标准误差降为10.3 mV。
1.3 模型验证
为了验证模型在任意电流分布下(-1 C~+2 C)能适用于电池,可以对一个充满电的电池进行放电消耗实验,直至电量达到SoC的10%。验证结果如图3所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仿真值与测量值之间的标准误差是18.8 mV。
由图3可知,该模型在电池SoC在100%~10%的范围内时具有很高的精确性。
缓慢估算的SoC值在1 h后逐渐趋向真实SoC值,但是其与真实值的标准偏差仅为1.0%。此外,快速估算的SoC值趋向真实值的时间仅为10 min,但是其估算结果含有大量噪声,并且与真实值的偏差达到3.8%。
对于电池2,采用相同的滤波设计,图5显示了基于随机数据(开始于SoC0=50%)的估算结果。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的SoC值估算方法。展示了电池模型的建立和验证过程,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同一生产商两块不同的电池验证了仿真结果。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的观测器,尤其对两种不同电池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参数不确定性和测量噪声(实际应用中)。在SoC估算方面显示了很好的精确性。此外,不同的观测器显示了一个矛盾问题:快速估算会降低精确度,相反,缓慢估算的精确度很高。该方法可以扩展到不同生产商生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并且在将来的电池模型设计和SoC估算中可以加入对温度影响的考虑。
参考文献
[1] COLGOV A,ZANE R,POPOVIC Z.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online low power RF energy harvesting optimization[J].IEEE Trans.on circuits and systems,2010,57(7):1802-1811.
[2] GAO L,LIU S,DOUGAL R A.Dynamic lithium-ion battery model for system simulation[J].IEEE Trans.Compon.Packag. Technol.,2002,25(3):495-505.
[3] PLETT G L.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 for management system of LiPB-based HEV battery pack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4,134(2):262-276.
[4] Zhang Jin,Gao Antong,Chen Ronggang,et al.Discussion on the li-ion battery health monitoring and remaining-useful-life prediction[C].In ICEEP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Guilin,China,2013:797-803.
[5] CODECA F,SAVARESI S M,RIZZONI G.On battery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a new mixed algorithm[C].In 1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pplications,San Antonio,TX,USA,2008:102-107.
[6] SPAGNOL P,ONOR S,MADELLA N,et al.Ag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Ion batteries in a HEV application for lifetime estimation[C].In IFAC Symposium Advances in Automative Control,Munich,2010:186-191.